用友ERP财务软件重庆市(授权)销售公司

用友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张敏教授:实现事项法会计最重要的途径是数智化工具使用

时间: 2022-11-07 10:31:00 浏览次数:


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面对业财融合诉求的不断提升,财务人随时面临新的时代挑战。这些挑战很大程度来自于技术的快速迭代。会计信息加工变革路线经历了手工记账时代、会计电算化时代、会计电算化时代、事项会计时代。事项会计时代如何用数据驱动的财务数智化未来,成为产研学三界备受关注的课题。



用友近日采访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荣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王化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敏等业界知名专家教授。就如何基于事项法会计构建世界一流、事项法会计的先进性、事项法会计落地的难点、事项法会计应用在企业中的典型场景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以下是根据用友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敏教授而整理的内容:

事项会计,我觉得他的本质就是去中心化的一种会计管理的模式。那怎么理解,因为就是说我们的会计管理的工作其实一直就是以中心化的这种方式为主,主要是财务部门去搜集数据来加工数据来生成信息、提供决策。那么事项法会计,他的一个本质就是去中心化。


事项法会计是去中心化的

首先,数据的采集是有很多的渠道,并不是由财务部门去采集,很多人从业务部门,从外部自动去抓取数据的。来源是多样化的,提供的渠道是多样化的。


其次,数据的处理也是去中心化的。我们从原来单纯的以会计核算为主,到现在变成的给各个部门、各个业务单元,包括各个人去画像就是一个全面的反应。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是以自动化、智能化这样的工具来完成的。


第三,会计信息的使用也是去中心化的。传统会计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的职能就是提供标准化的报表。但是事项会计就强调,把这个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使用的这种权利应该交给会计的信息使用者。他就强调应该由会计使用者来决定,这个会计的素材怎么去加工,生成什么样的会计信息。这个对我来说是价值是最大的。所以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


所以我觉得事项会计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一种更加符合数字化时代会计管理需要的一种会计管理模式。


事项会计的难度在于怎么建立规则

事项法会计从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来几十年都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工具还是原来的、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那么现在在数字化时代我们有很多的数字化工具。数据的采集到加工,包括后面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加工,都是用数字化的工具来自动化、智能化的来完成。他的实现条件已经具备。


事项会计实现的难度从原来的以人工管理模式下很难实现这种难度,转变为在数字化工具下怎么去实现,它的难点在于怎么样建立规则


比如说我们采集哪些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画像,如何对这些原始的信息进行加工能满足每一个报告使用者的需要、制定规则,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难点。


但是我们现在是有条件去解决这个问题。像用友发布这样的这个产品已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了。我觉得呢,在这种模式下充分发挥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创造的作用,是事项会计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或者是他的一个优点吧。


事项会计的边界要扩大,更好服务业务

会计的边界问题,其实就是事项会计边界的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会计的边界应该是要扩大,因为他主要还是要服务业务。他的边界要扩大,就像我刚才说的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大家可以一块来提供信息,加工信息来使用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把会计的界限定位的非常清晰。


企业实现数字化之后,从现行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线性合作的模式会变成一种合作的或者合伙的一种工作模式。中心是客户,中间是客户,那么各个部门是围绕这个客户展开合作来为客户提供服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用过多的纠结会计的边界在哪,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可能也会越来越模糊。因为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必须要去分工,但是在数字化之后,更重要的还是合作


未来企业决策一定是数据驱动的

我觉得,未来,企业的决策一定是以数据来驱动的。因为数据里面能够从里面挖掘出来客观的规律背后隐藏的规律,所以数据驱动是大势所趋。


那么在这个里面真正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数字化是必然的。

企业要变成数字化的企业,那么数据实现贯通,所有的流程都拉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有可能去实现数据驱动,让数据流动起来。

2

规则的建立。

无论是数据的采集也好,加工也好,用于决策也好,数据已经可以畅通无阻了。那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去制定这样的一套规则。把这个规则建立起来,然后嵌入到系统里面去。

3

发挥智能化工具的“大脑”作用。

现在其实自动化的工具比较多,但是智能化的工具呢相对比较少,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


如果智能化是比喻成一个人的话,可能我们的四肢都具备了,但是缺大脑,就是一个机器人。他现在没有大脑就有四肢,他可以自动的行走,但是靠人来指挥他。那么后面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给他装上大脑。那就是AI在这里面的作用,要发挥作用。


我们一般理解,可能AI是挺难的一个东西,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其实把AI和会计结合的话,AI的技术用在我们这个领域已经是非常成熟的。


很简单一个道理,比如我们有大量的数据,已经畅通无阻,那我们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建模,建完模之后就可以做预测。那么他知道下一步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那他就可以根据我们设定好的规则来提方案。那他就可以来驱动他的四肢去干活了。数据驱动的模式能够高效的运转。


现在其实有一些企业已经做到这一点。从客户下订单到组织采购组织生产,然后到组织运输,整个过程都可以实现自动化。我想未来的企业都应该是以数据驱动为主的这样一种模式。


 关于用友BIP事项会计

用友BIP具备六大领先应用架构:社会化商业模型、事项法会计、特征体系、多维组织、PDCA管理循环、场景化应用可组装,实现了从企业级到社会级、从粗放到精细、从稳定到灵动、从流程到数据、从功能模块到业务场景,全面支撑企业的产品与业务的创新、组织与管理的变革。


其中,事项法会计,是重构企业精细管理的关键基础。传统会计以凭证为载体,从业务到财务报告,业务信息逐层缺失,管理决策缺乏依据。而新一代事项法会计以大数据为载体,通过业务事项-会计事项-事项分录三层架构,解耦业务与财务,在业务系统的灵活性和财务核算的规范性间取得平衡,实现细颗粒度、多维、实时的核算,重新定义业务融合模式,助力企业实时管控、赋能业务、控制风险。


基于事项驱动的新一代会计架构,用友BIP事项会计于2022年8月发布,这是全球首个正式基于事项法会计落地的产品。


用友BIP事项会计以经营业务活动为依据,实时计量记录,即便在财务工作的最后一环,业务数据依然清晰可溯,打破了传统会计业务信息在冗长的环节中逐渐丢失的窘境。


用友BIP事项会计秉承“数用分离”的理念,通过事项会计中台,解耦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关系,获取到各种多源、开放的业务数据,实现实时、精细的业务数据采集。继而以同源业务事项为基础,按不同核算目的,管财合一、同源分流,随时满足业务动态变化及财务核算要求。